2025-07-01 IDOPRESS
中国深化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彭博社发表文章,称帕劳、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等所在的太平洋地区传统上被视为“美国后院”,但现在正成为中国外交与经济活动的关键区域。随着冷战后美国经济外交能力减弱,中国通过数十年的努力,以多样化援助等手段增强了自身影响力。
文章引用了美国智库人士的观点,强调在广阔的海洋中,一小块陆地在生存、防御或力量投射方面变得极其重要。20世纪初的日本曾接管中太平洋广阔海域,利用这些前哨切断其竞争对手美国通往东亚的通道。如今,中国正将目光投向这一关键区域,寻求经济和外交上的突破。
密克罗尼西亚最近落成了一座国家会议中心,并举行了由日本最初建造的乌利埃机场重建奠基仪式。这两个项目都由中国资助。1945年击败日本后,美国接管了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帕劳等太平洋领地。20世纪80年代,这三个国家与美国建立了“自由联系协定”,允许其公民在美国居住和工作,美国则拥有在其领土设立军事基地的优先权和防务否决权。
过去,美国政坛有许多对太平洋地区有深刻了解的领导人,如肯尼迪、老布什等人。但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外交能力逐渐萎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转向“经济治国”策略,即经济手段与政治和军事一起用于实现外交和国家安全目标。而中国数十年来一直在磨砺这种技能。根据洛伊研究所的数据,中国目前是太平洋地区第二大援助方,仅次于澳大利亚,但已超过美国。中国的援助方式多样,包括向地方政府捐赠车辆、向学校提供现金资助、向农民赠送农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