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HaiPress
国家集采人工耳蜗降价不降质 更多听障人群受益!国家集采后确保降价不降质,叠加医保报销患者负担还可减轻,更多听障人群用上人工耳蜗。我国听力残疾人约2780万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一群体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听力问题备受关注。当前,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乃至全聋的有效手段。2025年3月起,全国各地相继执行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政策,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降幅明显。对集采中选的人工耳蜗质量,药监部门严格监管,始终坚持“全覆盖”“零容忍”。越来越多的听力残疾人有了听到新“声”的机会。
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的病房里,听障人士梁杰(化名)的左耳后有一道约4厘米长的伤口,这是因为医生给他装了一个“新耳朵”。“两年前,我先做了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之后就一直在等人工耳蜗降价,非常期待左右耳都能清楚听见美妙的声音。”梁杰说。4岁那年,梁杰由于听力问题被诊断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听力波动性、进行性下降。打针、吃中药、针灸,能试的方法全试了,梁杰的听力还是越来越差。
2023年3月,梁杰又一次感到头晕,右耳佩戴助听器也没有效果。医生再一次建议他植入人工耳蜗。“在公共场合,当我发现周围的人嘴巴在动,表情在变,却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就仿佛和他们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梁杰说。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声音经过外耳传入中耳,振动鼓膜,鼓膜连着3块听小骨,听小骨将振动传导给位于内耳的耳蜗。在充满液体的耳蜗里,毛细胞会随之摆动,将声音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发送给大脑,人们才能听到声音。
“耳蜗是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耳蜗内的毛细胞一旦受损不可再生,但可以想办法代替它。”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高志强说,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分为体外机和体内机两部分——体外机部分用来收集外界的声音信号,植入到患者耳中的体内机部分用电极代替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刺激与听神经相连的螺旋神经节细胞,从而建立听觉通路。医学和科技的进步让众多听障患者听见声音。蝉鸣声、鸟叫声、钟表的滴答声、洗衣机的开机声……右耳植入人工耳蜗后,梁杰开始重新建立对各种声音的认知。